當非遺遇見無動力
?
在文旅融合與傳統文化復興的背景下,如何讓非遺"活"起來,成為親子家庭喜聞樂見的體驗?凱奇集團交出了一份創新答卷——"掛面村·無動力精靈樂園"。


該項目以四川覺慧村千年掛面非遺技藝為藍本,通過無動力游樂設備與沉浸式故事動線的結合,讓兒童在攀爬、滑行、探索中,潛移默化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。這不僅是一次游樂體驗的升級,更是非遺傳承方式的革新。
?
非遺+無動力:文化傳承的新范式
傳統非遺展示往往停留在"觀看"層面,而凱奇集團創造性地將掛面制作的9道核心工藝轉化為可互動、可體驗的無動力游樂場景,實現"從工藝到游樂"的趣味轉化。

以和面、開大條、盤大條、搓小條、上條、撲粉、曬面、切面等工藝為游樂園區主題,充分體驗場地非遺文化趣味;以"尋找掛面精靈胖團"為主線,孩子需在9個片區完成挑戰,集齊"工藝徽章"才能成為"傳承人"。同時,這種模式突破了非遺展示的靜態局限,大大提升了文化傳承的參與度。
?
文化IP的深度運營:從游樂到認同

凱奇集團深挖覺慧村掛面文化,構建了一套完整的"非遺IP體系":
角色IP:"胖團"精靈作為向導,其圓潤面條造型成為樂園視覺符號;
道具IP:定制"工藝勛章"作為通關獎勵,激發收集欲;
儀式IP:最終環節的"授牌儀式",讓孩子獲得"小小傳承人"認證,強化文化認同感。

相較于傳統非遺館的被動參觀,這種"游戲化傳承"模式能夠有效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,大大提升在社交媒介上的二次傳播率。
?
讓孩子的笑聲喚醒鄉村的生機

"掛面村"項目不僅是一個兒童樂園,更成為覺慧村鄉村振興的核心驅動力,形成了"文化引流-產業變現-村民增收"的良性循環。

凱奇集團的在無動力游樂方面的實踐為非遺富集型鄉村提供了"輕資產、可持續"的發展樣板:
文化為魂:深度挖掘在地非遺IP,避免同質化現象;
游樂為媒:用無動力設備低成本實現高互動性;
產業為根:設計"游樂-體驗-消費"完整閉環;
未來展望:該模式可復制到剪紙村、陶藝鎮、竹編鄉等地區,形成"一村一樂園一產業"的鄉村振興網絡。
凱奇集團:兒童游樂全產業鏈方案,3000 + 規格產品獲多國認證,暢銷 120 國、400多項專利。
業務范圍:兒童樂園運營、樂園改造、無動力設備定制生產、無動力樂園設計。
全國服務熱線 400-118-0577
凱奇在上海,溫州設量大研產基地超10萬平。

官方公眾號:凱奇集團KaiqiGroup